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July, 2007

以球会友

  这些天和HELEN打羽毛球打的勤,每周至少三次,前尘往事不由一一浮现眼前,突然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兴趣,原来羽毛球还占了偶生命中大部,原来尽情流汗便能获得简单的快乐,原来生命中曾经出现过那么多可爱的不仅仅是球友的球友们…… 记得应该是小学3年级时,老爸因为老姐顺利考上重点中学,奖了一对羽毛球拍。从此,老姐没怎么打球,反而我打得勤。小时候家住二楼,记得每次球打到树上取不到时,我便屁颠颠地站在院子楼下对着自家阳台狂叫向爸妈求救,此时爸妈便会递下晾衣杠。那时候就觉得打羽毛球是件很开心的事吧,求救时总是喊的很大声,希望全院子的小伙伴们都听见,那么都可以下楼一起玩了。 初中时,恰巧同学好友敏就住附近,两人除了交流画技自然还不忘交流球技。高中时,敏上了中专,只有寒暑假才能一聚;又发掘出一个同学朋友平,于是打羽毛球成了偶学业减压的利器。 大学里,舍友宁也是个羽毛球狂,还记得我们满校园找场地的情景;宁和男生交情不错,我们还在宿舍楼后面的场地上和男生较量了几次;起初交手时,我还暗想男生球技不过如此,但当旁观男生对打斯杀惨烈时,才感动于刚才他们的手下留情。 D报的第一份工作,同事年龄相仿,发掘出大批球友。惠、麟、柱、强,就连不咋运动的钟都被我颠去打球,还记得没打几分钟,钟的眼镜便摔破了……还有厦大实习小妞梅,一起借着采访之名去厦大和那些帅GG们打球。那段日子很开心,不用坐班才开溜去打球,单打、双打,从来不愁没人陪打球…… 东莞的第二份工作,为了老公,第一次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环境,杂志社的工作朝九晚五,一天8小时基本都坐着,急剧发胖极度郁闷,又开始怂恿老公、同事红、周一起打球。于是在治安混乱的广场上,居然常见我们打球的身影。后来老公说每次打球时他都提心调胆、草木皆兵,因为他是唯一的男生,需要保证我们几个女生不被打劫…… 加国3年,其实真正常打的时间并不长。一登陆才发现,记得带羽毛球来却忘了带拍。买了拍后,又发现原来这里风大室外很难打球。而室内的场地狂贵,于是基本作罢,开始转而打网球。直到搬到这幢大厦,居然有配室内羽毛球场,真是欣喜若狂,于是重拾旧好。 回忆中,无数的名字清晰浮现,其中许多球友也许已经多年未见或者根本就失去联系。但对我而言,朋友就如人生道路上的鲜花,他们虽然不能陪我走完全程,或许只出现于我生命中的某一阶段,可是回忆起那段日子,花香犹存。谢谢你们,也祝福你们!

闹心

  房东回国探亲2个月,开始以为从此过上“家长”不在家的逍遥日子,谁知房东的侄女JANE搬回来暂住。第一个周末便折磨得我和老公几乎崩溃,已经开始期盼房东的归期了…… 第一个周末,JANE就带了无数波的男男女女回家,不知何方神圣,但是对于那些曾经骗她磕药的朋友们,我是敬而远之……我凌晨下班,她的朋友居然还在家……我们不是屋主,实在没有什么立场过问。 老公发现JANE两次未锁大门,都快跳起来,每天挨间CHECK房间角落,惟恐有人藏匿其中…… 唉,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……我真的很期盼有套自己的房子了,地方不要大,只要是属于我们的……

变形金刚

  7月4日,美国独立日《transformers》首映,同事隆重推荐,开始以为还是动画版,兴趣不大。从网上搜出预告片,才发现是真人版的,Steven Spielberg制片,Michael Bay执导,可谓气势磅礴。于是我和小静便一起屁颠颠地相约而去。 同事向我推荐时,首提《transformers》影名,偶没反应,询问剧情,当同事说到,robotic aliens who can transform into different things(cars/airplanes/weapons),偶脱口而出——变形金刚!对我而言,变形金刚所代表的是一个年代的产物,成长的印迹。幼时的儿童节,老爸年年都送我节日礼物,年复一年,我基本都不记得具体有啥了。但始终记得,那套《变形金刚》的漫画书。因为那时候《变形金刚》的动画片刚开始在各大电视台上映,无论是变形金刚的漫画还是玩具都成为市面上最炫的焦点。老爸送我的书常常是“寓教于乐”那种,难得有这种纯娱乐的,还记得老爸当时对我说:“你喜欢画画,这套书除了看还能学画。”现在想想,老爸终究又绕回“寓教于乐”。不过当时,我是开心不已,迫不及待地邀伙伴们一起上门来看了。 7点开场的电影,6:30进场时已是人山人海。后排座全没了,占了个中偏前的位置,已经偷笑了。《transformers》名副其实的视觉盛宴,也不知道是影片CG效果叹为观止,还是我们座位小近,一大堆偶叫不上名战斗机狂轰烂炸, 看得我眼花缭乱,总觉得看了左边,漏了右边。一场戏下来,发现自己并非很RELAX地观看,而是牢抓扶手,肌肉紧绷,精疲力尽,深陷在战场中难以自拔。 在加国看电影郁闷的一点就是,没有中文配音,没有中文字幕,英文水平有限,基本上4分靠听,4分靠看,2分靠猜。听不见擎天柱、威震天、大黄蜂……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,只能靠外形分辨。不过当SAM的座车大黄蜂变身机器人的那刹那,我热血沸腾,童年的梦似乎刹那间变成现实。 科技发展真是一日千里,20世纪80年代的标志物在21世纪初便获得了延续的生命力。回忆有时也让人年轻,OPEN-END的结局,让我开始期待《transformers 2》的登场……